花坪鎮,是樂業天坑群所在的一個重鎮,境內有中井天坑、黃猄洞天坑、里郎天坑等。一塊塊鑲嵌在喀斯特地形上的土地,被勤勞的人民開墾成獼猴桃的天堂。截至2021年12月,花坪鎮有雅英、楊虎寨2個獼猴桃產業園,獼猴桃種植遍布在花坪村、南干村、煙棚村等7個村。如今,花坪鎮黨委充分發揮廣大綠領人才的典型帶動作用,通過動員、引領等方式搶抓2022年獼猴桃、刺梨種植機遇,在中井天坑、黃猄洞天坑、里郎天坑等附近的土地上種植獼猴桃、刺梨,向做大做強獼猴桃、刺梨產業進發。
在群眾家講政策,發揮綠領人才先鋒動員作用
為了全覆蓋地將縣委縣政府的產業發展政策傳到每家每戶,鎮黨委利用“5+2”“白加黑”等方式組織各村獼猴桃種植成功的綠領人才一同進村入戶開展宣傳推介,每個村以村民會、群眾會、屯小組會等形式傳達好宣傳好政策,提高廣大群眾對產業發展政策的知曉度。同時,鎮黨委按村分成7個綠領人才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到群眾家宣傳。獼猴桃種植成功的綠領人才發揮種植可信度高的優勢,現身說政策,用事實說服,增強政策宣傳效果。
“我們村的獼猴桃種植戶掙錢了,是實實在在種獼猴桃發家致富過上好日子的人,如今他又到外地做工程,給我們種植獼猴桃帶來了許多動力”,一位花坪村群眾如是地對鎮黨委書記說到。“看到他種成功,我也有信心種上獼猴桃”。在花坪村獼猴桃種植成功的綠領人才的感染下,現在該村的群眾已開始著手在自己的適宜地塊種植獼猴桃、刺梨。
在地頭上傳經驗,發揮綠領人才先鋒引領作用
連日來,花坪鎮黨委強抓黨建引領獼猴桃、刺梨產業發展,興起一場場“產業富民、強村有我”的獼猴桃、刺梨產業動員會暨種植技術培訓會,在全鎮掀起一股熱火朝天學技術、談經驗的田間地頭交流會。
近日,筆者來到中井天坑所在地的花坪村獼猴桃產業培訓示范點,一場接著一場的技術培訓與實地指導會在這里如火如荼地進行。
“種植獼猴桃,雖然是一個勞力投入多的精細活,但不是大家所想的全年365天都在和獼猴桃打交道,這里面大家可能誤解了”,一位獼猴桃種植成功的綠領人才鄭鐵柱告訴大家,“精細活是真,但種植獼猴桃還是有自己空閑時間的”“大家一聽到種獼猴桃,大家馬上被帶入沒有時間管理的誤區”“我家兩個人管理30畝,還可以養1000只左右的鵝,不僅獼猴桃果品好、產量高,而且還有空閑時間去做其他自己想做的事”“2021年,我開始到外地承包工程業務,自己種的獼猴桃有妻子一個人管理,當年獼猴桃收入不減反增”在場的意愿種植戶,被他的種植事跡深深感動。“一畝三分地,全靠事在人為”,在場的意愿種植戶發出不同的感嘆聲。
喀斯特的土地,眾所周知是貧瘠的印象,但辛勤付出、依靠多年種植經驗的人民,努力地改造著土地,讓土地發揮出無窮的致富能量。獼猴桃也不負眾望,奇跡般的帶富了一方群眾。
“我這塊土地是6.5畝,今年收入6.5萬元左右,其中上塊的地比較瘦,但我們給它施肥后,獼猴桃產量也提上來了”,在中井天坑附近的獼猴桃產業培訓示范點上,獼猴桃種植成功的綠領人才鄭道飛給大家講解種植經歷。冬天的喀斯特山上一片枯黃,但絲毫沒有影響大家學經驗的熱情。其他鄉鎮的意愿種植戶被他的種植經歷所感動,內心充滿著種植獼猴桃的激動之心。“種植獼猴桃的成功與否不在于地貧,而在于自己如何管理!地再好,管理不當,也是白種”,一名意愿種植戶聽了感嘆地說到。
“我這里的土質雖然不好,但通過人工對土地施肥等改良措施,獼猴桃長勢也好起來,產量也提高”,在中井天坑不遠處的另外一個獼猴桃產業培訓示范點上,獼猴桃種植成功的綠領人才鄭道三對觀摩人員說到。“大家知道喀斯特的地是不肥的,需要人工施加農家肥等,提高土壤肥沃程度”。
除此,為認真培養群眾規范種植的意識,確保獼猴桃種植成功率和產業發展質量,技術員從清山、翻土、擴坑、起跬、下基肥、培苗等種植全流程進行實地培訓演示。為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提升獼猴桃所學所用的能力,現場讓意愿種植戶親手種植獼猴桃,感受獼猴桃種植過程。一位意愿種植戶說,“現場聽了培訓內容,種植獼猴桃其實很簡單的,而且有技術人員指導,按照種植流程種植獼猴桃就可以”。另外一位意愿種植戶說,“通過認真聆聽種植技術,我收獲了很多知識,也增強了種植意愿和種植信心”。
在行動上解顧慮,發揮綠領人才先鋒聯系作用
對群眾提出自家的地是黃泥土等土質,種不得獼猴桃的問題,鎮黨委書記黃鳳妮親自帶領技術綠領人才到實地了解種植地塊屬性,現場答復群眾地塊種植問題。對種了經濟林卻是低效益的地塊,現場建議群眾實行改良,對不適宜種植獼猴桃的地塊,當場建議群眾另尋新地塊。“一站式”服務好群眾提出地塊的問題,解決群眾土地不宜種植獼猴桃等顧慮。
此外,廣大綠領人才及時行動起來,充分發揮先鋒聯系意識,主動對接后援單位,廣大黨員干部齊上陣。后援單位主要領導掛帥進村,和所聯系村黨組織以結對聯建促獼猴桃、刺梨種植等形式開展“產業富民、強村有我”工作,共商產業規劃,謀產業促發展,廣大黨員與一對三或一對五的方式與群眾結成聯系幫扶對子,共推產業發展,共解發展難題。
綠領人才帶動,天坑特色產業興起來
一次次動員、一場場培訓......在花坪鎮的各個獼猴桃、刺梨產業種植示范點上,廣大綠領人才精心投入到產業發展中,結合自己的種植經驗,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忙碌在講經驗介紹、談心得體會一線,生動形象地給廣大意愿種植戶傳送經驗做法。
“我們村群眾的種植意愿很強烈,積極性很高,大家對獼猴桃種植的興趣很濃厚,而且我們村的土質比較好,群眾種植意愿很高”,作為綠領人才的花巖村掛村領導在地頭上說到,“目前我們村已落實地塊550畝,現在苗木已運到,群眾也開始種植”。
此外,廣大綠領人才親自到種植地塊開展指導工作,現場示范種植流程,種植戶按照挖坑等規范流程開展種植工作,提高獼猴桃、刺梨成活率。
霧雨蒙蒙中,廣大獼猴桃、刺梨種植戶情緒高漲,在地里種植著獼猴桃、刺梨。“現在趁著雨水滲透到地里,成活率高,不用擔心干旱”,一位種植獼猴桃的群眾高興的說到。
“產業富民,強村有我”產業發展行動,不僅僅綠植了廣袤的喀斯特土地,而且更多的是綠領人才帶動天坑的群眾發展獼猴桃、刺梨等特色產業實現致富,最終讓廣大群眾實現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花坪鎮綠領人才指導獼猴桃發展
現場示范種植
楊虎寨獼猴桃產業園內的獼猴桃
相關閱讀xiang guan yue du
樂業縣花坪鎮:綠領人才帶動特色產業發展
花坪鎮,是樂業天坑群所在的一個重鎮,境內有中井天坑、黃猄洞天坑、里郎天坑等。一塊塊鑲嵌在喀斯特地形上的土地,被勤勞的人民開墾成獼猴桃的天堂。截至2021年12月,花坪鎮有雅英、楊虎寨2個獼猴桃產業園,獼猴桃種植遍布在花坪村、南干村、煙棚村等7個村。如今,花坪 【詳細】
柳州魚峰區:講好“小米粉”故事,讓特色產業更“富民”
1月18日,自治區人大代表、柳州魚峰區委書記石小松做客“廣西日報-廣西云‘學習強國’廣西學習平臺  2022自治區兩會聯合訪談間”,就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的相關話題接受采訪。 石小松表示,作為全國最大的螺螄粉生產基地,魚峰區搶抓機遇,積極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二 【詳細】
融水大浪鎮:聚焦特色產業發展,擘畫鄉村振興藍圖
近年來,融水苗族自治縣大浪鎮黨委、鎮政府按照統籌規劃、整合資源的發展模式,依托高速路口區位優勢和“飄香大浪”農副產品品牌,推動“一村一特色產業”落地生根! 詳細】
融水苗族自治縣:聚焦特色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隆冬時節,走進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大浪鎮大新村,放眼望去,四面環山、云霧繚繞,五指毛桃特色產業基地內灌木茁壯、綠植茂密,大新村人正在用智慧和勤勞描繪著鄉村振興的大美畫卷! ,大新村推行"支部+ 【詳細】